1、心有承诺便应去做汉朝朱晖早年就成了孤儿,但他很有气节,所以成年后,在太学里有个叫张堪的人见到他,就非常信任地握着他的手说:「他日我若死了,希望把我的妻与子托付与你,请您多多照顾他们。」朱晖觉得这事重大,不敢轻易承诺,也就没说什么。不久,张堪果然死了,张堪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贫困。朱晖这时果真亲自去到张家问候,周济张堪的妻子和孩子,十分细心周到。
2、当中有个孩子问郭伋:「大人什么时候,还来我们这里呀?」郭伋太守想了想,算了一下时间,就告诉了他们一个日子。
3、距千里之遥,历两年之久,定一日之期,一般人都不会相信范式还会守诺,但张劭却深信朋友是守信之人,这也难得是范式的知己了!一个守诺,一个信诺,这种高谊胜过亲兄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呀
4、诚信感动强盗得以保全性命汉朝时代,世道混乱,刘平扶着母亲逃难。一天,他出去找食物,却不幸遇上一班饥饿的强盗,强盗抓住他,商量着要把他煮熟吃了。
5、陈太丘与友期。朋友和陈太丘约好时间,晚来了,见陈未等他,破口大骂。陈的儿子元方,斥责友人无信无礼。反面告诉人们要讲诚信。
6、一个壮士想反正挪一挪,又不费什么力气,于是就移动了木桩。
7、观众又改了告示,说谁能移动这个木桩,就给他奖励100金。
8、春秋战国时期,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9、古代还有很多诚信的故事,比如一诺千金,一言千金,曾子杀猪,等等,这是试信的典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0、⽴⽊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持下主持变法。
11、刘平回去后,给母亲吃饱肚子,安顿好母亲以后,就跪拜母亲说:「我和强盗们约好了,要回去的,不能欺骗他们。请母亲原谅孩儿不能为母亲尽孝了!」于是,刘平又回到强盗们那里,准备让他们把自己煮了吃。
12、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13、情同朱张
14、管仲果然信守承诺,让人真的拿了100金给他。这下百姓们都相信,管仲是一个说到就做到的人。
15、“一诺千斤”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16、曾子杀彘
17、强盗们听了,觉得此人有孝心,也很可怜,就放了他。
18、有⼀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就想找⼀位诚实的孩⼦做王⼦,最后孩子靠诚实做了国王。
19、李苦禅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他坦率直率。他从不违背为别人画画的诺言。有一次,一位老朋友请他画一幅画,但李苦禅因故未能及时完成。很快,当他收到老朋友去世的讣告时,他开始画一幅“百花齐放”的画。他郑重地题写了他老朋友的名字并盖章。然后他把它拿到后院烧了。事后,他对儿子说:“以后如果有老朋友想画画,请及时催我。别食言!”
20、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我每天辛勤的浇水,细细的施肥,即使睡觉,也把花盆搂在怀里,但是我却什么也没种出来,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诚实的王子呀,你不会种出任何的花草,因为我给你们的都是炒熟种子呀
21、一个放羊的孩子喜欢撒谎,有两次通过告诉村里人说狼来了,骗取村民急忙赶来,而这个孩子还以此为乐。村民们由于受骗而不再相信孩子的话,有一天,狼真来了,孩子呼救,没人相信,最终孩子的羊被狼吃光了。
22、生活中诚信的例子太多了。
23、诚信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诚信是一泓清泉,滋润着我们的情感;诚信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品德德百宝箱。古往今来,有关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古有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威信,今有宋庆龄冒雨赴约,列宁与空花盆的故事。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使诚信的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使诚信的花朵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24、诚信2:韩信报恩
25、刘平向强盗们叩着头说:「我今日出来,是为母亲找些野菜吃的,希望你们先让我回去,把野菜给母亲吃了,回来任由你们处置。
26、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27、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28、朱晖的儿子问自己父亲道:「你和张堪以前也不是什么朋友,为何忽然对张家这么好呢?」朱晖说道:「以前张堪曾对我说过知己话,要我在他死后照顾他的妻与子,我在心里已承诺了他,怎么好失信于张堪呢?」古人重信,就是一面之交,一言之托,也终身不忘承诺。他们这么做,不为别的,只因重视心里的信义,而轻视身外的钱物,如此而已。
29、这就是管仲立木为信的故事。
30、年,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一位朋友在厂里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朋友走后,张瑞敏把400多台冰箱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缺陷。
31、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爽直,凡答应给⼈作画,从不⾷⾔。
32、郭伋以太守之尊,与竹马儿童在道旁偶尔约期,却不肯失信于儿童,早了一日便宁愿在野亭候期,这真可以说得上是「至信」了。郭伋在这样的小事上,都可以做到「诺行」,他的开布大信可想而知。也就难怪有数百儿童在道旁迎拜太守这样的雅事了。
33、有一青年,因生意亏损,欠债百万,因病去世,其父七十有几,这老翁对众债主说,我儿虽死,欠债吾还,这老人天拾拉圾,卖钱,一点一点地还,令债主感动不已,都说不要了,但老人说,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替儿还债。
34、列宁⼩时候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列宁在学校⾥,功课都学得很好。⽼师讲课,他⽤⼼听。⽼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把书⾥故事讲给别⼈听。他爱书⾥勤劳勇敢的⼈,拿他们做⾃⼰榜样。列宁⼗分爱护书。
35、春秋时期,管仲为了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在推行新法之前,他找人在城门前立了一根大木桩。
36、两友重信义胜过亲兄弟汉朝时代,有两个很重信义的朋友,一个叫张劭,一个叫范式。他们两个人同在太学里(中国古代的大学)读书的时候,张劭要回家,范式便对张劭说:「两年后的某一天,我一定到你家去看望你,并拜见你的母亲。」后来,到了这个日期,张劭便将范式要到家来的事告诉母亲,他们杀了鸡,备了饭菜,等待范式到来。张劭的母亲半信半疑说:「儿呀,范式离我们家相隔千里远,而且是两年前的约期,你怎么这么肯定范式会来呢?」张劭说:「范式是个有信义的人,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这一天,范式果真到来了。后来,张劭临死前对妻子说:「范式是个可以托付的人。」果然,张劭死后,范式替他丧葬,并一直保护张家人回到老家临湘。
37、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有:
38、然后在城门贴了一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桩搬到城门南边就给他10金。但是百姓们只是看看,没有人上前。
39、过了好久,到了那个日子了,郭伋果然又回到西河,但他记错了日期,比约定的日子早了一天。想到怕自己失信于孩子们,郭伋便在路边的野亭里住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才和孩子们准时相见。
40、曾子杀彘讲述了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
41、关于诚信的故事4
42、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43、门德尔松为女王演奏曲子,他诚实说是妹妹写的。
44、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45、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
46、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与孩子。
47、诚信1:曾子杀猪
48、曾子杀猪。曾子妻子要去集市,儿子闹着也要去,妻子说不带他去回来买肉给他吃,结果回来只是哄骗小孩儿,曾子二话不说,直接杀猪,教育妻子要言而有信。
49、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50、强盗们见他真的回来了,非常吃惊!大家都说:「从前听老人们说孝子、义士如何如何,今日真是眼见为实了。你回去吧,你是孝子,又是守信之人,我们怎么忍心吃你呢?」于是,刘平靠诚信受到强盗们的尊敬,得以保全性命。
51、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个叫「聪明」,⼀个叫「诚信」。
52、当时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欺瞒消费者。”他亲自抡起大锤子砸下了第一锤!很多职工流着眼泪砸了冰箱。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53、儿童与太守的亲密友情汉朝郭伋是个有信用的人。他在并州做太守的时候,与当地老百姓广结善德,彼此感情很深厚。后来他去视察部下,到一个叫西河的地方,只见路上有几百个小孩儿站着,各自骑着竹马,迎接郭伋一行人。
54、曾子杀猪
55、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厚的竞争
56、诚信教育小故事,缺钱不缺德。小列宁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