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间至味是清欢下一句

时间:2021-11-05 12:04

  宋代是中国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一个朝代。此时商品经济发达,不管在种植技术、料理方法、商品交易流通、饮膳器具的重视,都促成饮食文化蓬勃发展的面貌。宋代文学,对于生活细微末节的描绘均能写入作品,文学内容也不再只是典雅庄重的题材,融入俚俗活泼、生活化的材料,展现出宋代文学不同的样貌。

  《涑水记闻》记载宋仁宗爱吃螃蟹,而有不满太后刘氏严禁吃虾蟹的记闻。文人欧阳修嗜吃螃蟹,知亳州时,书信中表达闲居之乐,以致晚年想搬到有螃蟹的颍州居住。宋真宗时的宰相吕蒙正喜食鸡舌汤,每天食用,鸡毛堆积如山。苏轼有名的“东坡肉”最为脍炙人口,他自创食谱,酿酒,成为文人里的美食家代表。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诗、词、书、画、文,样样精绝,为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仕途不意,因新旧党争之祸,多次贬谪他乡。他的饮食诗文,多为贬谪时所作,反映出他人生历程的不同面向,也呈现他体会人生的种种滋味。苏轼有关食物的文学作品中,能鲜明地描绘出食物烹煮的要妙之处,不论是食材、水、锅具的择取,四方真馔,食物的鲜美与滋味历历在目。

  苏轼是懂吃的,也爱吃,对食物的讲究正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而除了味蕾悸动的感官享受之余,在不断移动的贬谪生活中,跨越时空中食物的味道与形色,正是漂泊宦旅中的一丝安慰与怀念。我们通过苏轼的饮食书写,可以了解作者个人对食物的观察与滋味,也藉由居士宦游的生命历程来一探宋代饮食文学的内涵。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美食中有关故乡情怀的书写

  饮食因为南北地理、气候等的不同,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苏轼宦旅生涯从蜀地离开家乡,到达京师为中心的开封、凤翔、定州、密州以及徐州等地,其后贬谪至两浙、江东江西等地,如苏杭,最后远至广东、广西的岭南地区,横跨南北的空间,苏轼品尝过大江南北的菜系。北方多牛羊猪等肉类,而南方多鱼虾贝等海产。这些滋味各异的菜色。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渼陂鱼》

  作者:苏轼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

  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従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

  游鯈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

  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渼陂鱼》是一首咏物诗。渼陂在鄠县西五里,周围十四里,出终南诸谷,产鱼,甚美。此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 年),苏轼二十九岁在凤翔府为官。苏轼自二十一岁与父亲出蜀,嘉佑六年(公元1061 年)二十六岁的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掌管刑狱,佐助州官的文书官,他在任上对民生与政务问题,积极提出各种建设兴利的政策。这首诗词一写鱼的外形、气味、活力、滋味,再写地理环境差异,饮食的不同。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春菜》

  作者:苏轼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二月是食椶笋的好时节,蜀地初春的各种蔬菜鲜美,让久居他乡的苏轼十分怀念。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 年),苏轼在京东西路的徐州,徐州近北地,历经严冬霜雪的侵逼,春天来临,菜园冒起的嫩芽,不禁忆起故乡的味道。写下《春菜》这首诗。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江北苦寒,春菜不可食。苏轼记忆中的故乡春菜丰富,滋味鲜美。如蔓菁又名芜菁,俗称大头菜。韭菜、香荠、青蒿,还有那白鱼、凉饼,春睡起,酒意已无,穿着鞋子在菜园中采摘的情形,藉由感官的描绘,故乡景物历历在目,时空交错下,更别说南方菘葛、笋与江豚的家乡菜,只盼早日回乡,别等白发苍苍齿牙动摇。时空对比下,显出食物背后的温度来自人与土地的连结,人与土地产生情感,这些食物吃起来才特别有味道。苏轼描绘的不是记忆里故乡多样的蔬果,而是藉食物寄予对故土异乡之情的一种怀想。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美食中个人生命的再现

  “诗以言志”常是诗歌的主题,诗人对食物的观看下,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与意识。食物的象征性,也让诗歌的内容较为容易比附在物象上,呈现诗人个人的生命意志。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作者:苏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

  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葵花玉?夸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

  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这首《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轼三十八岁在杭州。

  苏轼感谢钱顗送茶一首,用茶性比喻人品,“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讥世之小人,乍得权用,若非谄媚妖邪,即是顽犷狠劣。诗中讥斥小人体性清浮性滞泥,如张禹,虽有学问,终非骨鲠之人。建州的龙凤团茶,自宋初已是进贡的佳品,双井草茶自难相比拟,故而苏轼以爱茶待佳客,比喻洁身自爱,如同好茶需要懂得品茗之人相衬,不敢钻营权幸,自是和这些权贵小人是不相为谋的。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藉好友“寄茶”之事,写个人在政治官场上的观察与体悟,儒家士子的风骨犹如一股茶香,飘溢四处。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作者:苏轼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余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余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晌三闾,饭筒缠五采。

  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 年),苏轼在黄州,四十八岁。首句从“饱食”与“饥食”,再写狙公以智能戏弄群猴的故事,论人饮食不过是件平凡事但因个人巧智机心而失去事物的本性。后段以下“忽然自寓,不粘不脱”笋之性,不与其他杂菜菘芥相混,凸显其孤高、耿直,如同霜雪姿态,傲立于世。笋壳脱落,势如风雷用语夸张,带有警策意味,最后以屈原忠贞而跳汨罗江,比附高洁之士,不屈于世。诗中不直接描绘食笋之味,但却能以“味外味”,寄托个人精神的不俗。

  苏轼一生,因为贬谪的空间移动,通过饮食与土地的连结,产生故土异乡的情怀之美。物象的比喻和个人情感理想的寄托,苏轼在创作上寄托主体的美与善,探索精神上美的根源,形成在时间与空间上对苏轼饮食创作的影响。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美食中人生百态滋味的书写

  苏轼一生中,有关大量的饮食书写集中在他四十五岁贬谪黄州后的仕宦生涯中,他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每谪居一个地方,总是描写贬居的安适快乐,即使远离京城,还是让生活过得生色有味,那些政敌就把苏轼一次比一次贬得更远。他曾说:“我生百事常随缘,人生所遇无不可”,就是如此乐天知命的东坡,在人生的挫折上总能反转生命的光彩。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作者:苏轼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已遣乱蛙成两部,更邀明月作三人。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因为政治斗争,苏轼自请外放,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为苏轼迎来一段自在的生活。在杭州时,苏轼常与友人饮宴往来,用声音来写饮宴的欢乐情景。食物本为生活所需,诗人眼中的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体物写志的对象,藉由对物象的感发,兴起个人的政治感怀,不论是欲有作为的苏轼或是贬谪落寞的东坡,对政治社会的关怀,始终是他诗中主要歌咏的内容。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岐亭 五首其一》

  作者:苏轼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刳肠彼交病,过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

  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幂。

  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

  琉璃载烝豚,中有人乳白。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

  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

  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四十九岁的苏轼谪黄州,至岐亭,与友人陈季常相聚,聚会中兴发“戒杀”之感,以此喻彼,实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苏轼善体物情,诗写“篮中蛤”、“网中鱼”、“烝鸭”、“烝㹠”的饮宴之乐都被“未死神已泣”一语惊破,从俎上揉着眼,哀悯这些饕客嘴上的生命,卑微而凄怆,通篇喻人“戒杀”,流露着苏轼对生命的悲悯,也暗喻着自己处于政争中贬谪中残喘的境地。

  《和公济饮湖上》

  作者:苏轼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苏轼诗用《世说新语》中阮籍与王戎喝酒,忽视在一旁的刘公荣,阮籍的“不共饮”也说明魏晋名士的孤傲与狂放,也凸显共饮对象的重要。 阮籍不欣赏刘公荣喝酒的品味,所以不与他喝酒。比起醉酒后的“独寝”和“孤枕”,年五十五的苏轼他更庆幸有袁公济这样可以共饮的朋友,歌鼓欢唱,愿天下百姓都可以安乐,粮食无缺。在欢乐的酒香中,愿能与天下人同欢,流露出仕子“共饮”、“均食”达到“众乐”的人文情怀。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美食中贬谪客居的生命疗愈

  《初到黄州》

  作者: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四十五岁的苏轼经过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来到黄州,他写下《桂酒颂》、《食豆粥颂》、《禅戏颂》、《东坡羹颂》、《油水颂》、《猪肉颂》等篇,唱颂猪肉美味,桂酒之佳,戏劝禅师尝试羹肉,自创食谱,在困苦生活中创造生活的趣味,仕途不如意并未能掩盖他积极寻找生命出路的理由,欣赏长江鱼美、笋香的佳肴美味,反转人生,用另一种方式种角度看待生命。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当他贬到惠州时,荒远的岭南,本应哀叹愤恨的心情却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谪之途换来令人惊艳甜美荔支的念头中,这心念一转,从贬谪的怨到尝到这天下美味之喜,因祸得福,不枉这一遭的“自我消解”,苦闷的世界就变得不同了。这种生命疗愈带来的心理重生与希望,为他日后的困顿与挫折,化解不少的寂寞与哀愁。

  轼在惠州的日子,所云真事业就在看书、饮料、茶点、菜肴,吃吃喝喝中,豁达的面对日常种种。看他生活里有茶有酒,何等逍遥自在。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苏轼 〔宋代〕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苏轼为中下层官员,贬谪到惠州的生活清苦,可是他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观看事物的乐趣,营造自己的幸福感。即使贬谪偏僻之地,苏轼仍用心融入当地风俗,找出生活兴味。在官场上不如意,他用饮食疗愈了自己;而他的豁达、乐观、真性情的涵养也疗愈了读者。

  《安州老人食蜜歌》

  苏轼 〔宋代〕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苏轼贬谪的京东之地密州、徐州,京西之地汝州、颍州、郑州,甚至两浙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常州、杭州等,都是土地肥沃,经济发达环境较好的地区。靠近长江之地的宦旅生活,生活条件较为优渥,而多次波折的贬谪,到儋州海南岛之时,官品位居中下层,俸禄不多,在蛮荒之地,穷野之壤,苏轼仍可写出《书食蜜》、《论食》、《食蚝》、《书煮鱼羹》等篇章,热爱自己的生活且用心的生活。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口腹之欲是一种本能,苏轼将食物从本能的需要,升华到一种生命的探索,展现文人的生命韧性与安适之道,翻转了自己的生命情境。他的仕途之路虽然乖蹇,然而豁达的态度却创造了精神生命的丰厚。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饮食文学中的诗意人生

总结

  苏轼饮食书写篇章大多集中在贬谪的生涯中,所以藉由饮食书写可以反映出苏轼个人生命历程的轨迹。苏轼懂吃、会吃、自创食谱,自酿酒浆,他在饮食观物的审美上,充满着意趣的品味。歌咏食物的观察上,他并不着墨在物象的形象细部描绘,而多藉物叙理,藉物咏怀,从描形、表意、咏情到写志的观物审美。

  但这些歌咏并非充满怀忧伤志之作,更多的是对生活乐观正面的积极对待,这是苏轼生活上融合儒家、道家、佛教的生命哲学,在困顿的挫折中找出路,即使到了荒陌之地,用心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当地习俗,热爱并拥抱生命,活出一种不一样的自我。亦如他诗词中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所以,这些瓜果鱼肉的书写,看似日常小事,其实都是苏轼在生活中疗愈自我的一种方式,用文字带给读者温柔而有力量的心灵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