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锅盔还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2、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房子半边盖”是取肥水不外流之意,这种房檐水都滴进自家院落,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又因,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3、陕西人爱吃辣,这与陕西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气候有关,在过去冬季,由于新鲜的瓜果蔬菜极少,而辣椒便于保存且富含维生素。此外,辣椒能发汗也是一重要原因,冬天吃了还能御寒。无论是凉皮、肉夹馍还是羊肉泡馍等陕西小吃都离不开油泼辣子。
4、三、灞柳风雪
5、牛粪能当木柴卖,
6、大盘鸡里拌皮带,
7、/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
8、关中八大怪也称秦风八怪,即关中民情风俗的八个特点。
9、在陕西有一首歌谣:“秦风有八怪:面条像裤带,烙饼赛锅盖,辣子一味菜,碗盆分不开,房子一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
10、在陕西关中地区,人们喜欢将手帕呆在头上,这是因为过去黄土高原尘土多、太阳毒辣,妇女们在出门干活、串门的时候没有一个遮荫的地方,所以制了手帕戴在头上来遮风挡雨。
11、三、碗盆分不开由于以面食为主,关中人的饭量就特别大。所以,为了减少盛饭的次数,碗就做的特别大。四、凳子不坐蹲起来在关中,经常看到,人们端一碗饭,蹲在凳子上,你就是敬他们一把凳子或椅子,他们也会鞋子一脱,蹲在上面,前些年开会,领导能坐多久,群众就能蹲多久。这种蹲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五、手帕头上戴去乡下走亲戚可以看到表嫂表姐们头上总是顶一方手帕。到了冬季,她们头上的手帕就换成了方手巾或线围巾,或顶着,或用银针叉子松松地一别。她们不管冬夏都是这种装束,这就是所谓的手帕头上戴了。可保暖、避尘,给人一种永恒的形象。六、面条象裤带陕西人常吃的面是长而宽的。有时甚至比皮带更宽。这种面耐嚼,更耐饥。这种吃法恐怕与关中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分不开。七、锅盔象锅盖当年的帝王们要修陵墓,古代做饭又不很容易,好面食的关中人在盔里烙饼就成了一种自然现。后被引入家庭,在锅里烙,便叫锅盔,大小也自然象锅盖了。八、姑娘不对外由于相同的民俗,加之村庄堡寨间的相互往来,通婚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婚姻关系就在这些村庄中延续和联结。
12、陕西八大怪顺口溜:
13、美玉泡酒酒更醇,
14、六、太白积雪
15、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
16、帕帕头上戴
17、香甜瓜果吃不败,
18、顺口溜如下: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
19、扩展资料:
20、关中地区的人们制作出来的面条往往又宽又长,与裤带的外形十分相似,这样的习惯在其他地区极为少见。这样的面条制作出来难度较高,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人们在娶妻的时候还会看女人制面条的手艺。
21、鞭子底下谈恋爱,
22、biangbiang面写法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子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biangniang面是陕西关中的传统面食,关中八大怪里的面条像裤带就是指的这种面。
23、陕西陕西八大怪顺口溜:
24、猪字不要随便说,
25、油泼辣子一道菜
26、/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27、“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
28、第一怪:面条像腰带
29、姑娘不对外
30、陕西八景顺口溜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31、灞柳风雪是指灞桥镇西北方向5公里处,那里的灞水两岸有许多的柳树,每到春天时,那里飘飘扬扬的柳絮,就像一场极为美丽的雪景一般。
32、曲江流饮水不断,草堂烟雾紧相连。
33、门窗都有黑眼袋,
34、第四怪:姑娘不对外
35、秦腔是西北地区的一种的传统戏剧,在关中,演唱秦腔的时候往往会使出全力大声唱,有叫破天之势,像吼一般,这样的唱腔也从侧面体现除了关中地区语言的耿直、调高。
36、兵团姑娘不对外,
37、五、曲江流饮
38、吃饭从来没青菜,
39、八、雁塔晨钟
40、二、有了辣子不用菜关中由于土地肥沃,人们往往舍不得用良田沃土来种蔬菜,温饱有余而菜蔬不足。又受临省四川麻辣味的影响,在没有菜的情况下,一碟油泼辣子足矣。关中西部盛产辣椒,物美价廉,自然成了关中人的一道菜。
41、板凳不坐蹲起来
42、每到中午吃饭时间,一个村子里家家的男人都端了个大碗出来,聚在一起,用筷子挑了,香香的吸,然后大家一起评说谁家的媳妇手艺好,被夸的男人总是谦虚的说:“这算个啥嘛!”其实心里像蜜样甜,而落了下风的男人回家少不了骂那懒婆娘几句。
43、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44、典故二:东晋有个“身无长物”的典故,说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风俗。此风尚的转变应在晋以后,关中地区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势稍有改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尚也就世袭了下来。
45、风吹石头砸脑袋,
46、第五怪:帕帕头上戴
47、灞柳风雪扑满面,华岳仙掌现奇观。
48、以上的话记载于西安碑林中的一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这块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作者朱集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
49、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50、房子半边盖
51、四、骊山晚照
52、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53、都说四川人爱吃辣,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由泼辣子”却是一道正儿八经的菜肴。陕西人对辣子的喜爱,能在家家户户前挂着的一串串喜庆的红辣椒看出来。
54、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
55、铁床摆在大门外,
56、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
57、第七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58、锅盔的产生,再一次向我们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经历。
59、第八怪:唱戏吼起来
60、两张铁皮水烧开,
61、汽车要比火车快,
62、一个城市分里外。
63、/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64、关中地区的这一怪讲的是当地的女人通常都不外嫁,而是生于关中、嫁于关中,一是因为关中地区素来是风调雨顺的宝地,二是因为关中地区好男儿多,三是因为当地人们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不愿远嫁。
65、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66、典故一:《史记》中记载荆轲刺秦王,始皇帝就是席地而坐才无法拔剑,逃避中又忘记拔剑,只好绕拄周旋。
67、草堂烟雾是一处非常神奇的经典,那里有一座神秘的古井,井内经常会出现烟雾升腾的景象,让那里的环境非常超凡脱俗,让人宛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68、二、草堂烟雾
69、过去人们建房子大多都是将房子建成“人”字形的,而光中地区的房子往往只建一半,屋顶也只有一边。选择这样建房子一是因为当地贫穷,这样建房子更加省钱。而是认为这种房子屋檐上的水只回流入自家的院子,可以缓解缺水的问题。
70、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71、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中间夹个言篓篓,你也长、我也长,里面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子游咸阳。
72、大街最多数乞丐,
73、想到陕西方言,就想到陕西的风土人情,还真是挺怀念的.有首儿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这首儿歌是我在早些时候学的,是在唱一个字(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这个字)说起这个字就不得不说说陕西八大怪了!(其实陕西有十怪_)
74、雁塔晨钟是指西安荐福寺内的的古钟,那里每天清晨十分,就会有僧人进行敲钟。钟的声音十分特别有意境,数十米内都能听得到钟声。
75、过去关中地区的人们为了避免食物浪费,习惯大家庭一起吃饭,用大锅做饭,所以做出来的饼的大小与锅底一般,被人们称为“锅盔”。锅盔通常以发酵好的面团制成,厚度适中,极为饱腹。
76、第三怪:辣子是道菜
77、对于骊山许多人都不陌生吧,那里是一座十分美丽的景点,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斜阳映照在骊山上,十分的美丽动人。
78、锅盔像锅盖
79、敬酒歌声不外卖,
80、七、咸阳古渡
81、井底全部连起来,
82、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83、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关中地区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面条吃完,那也是难事。其中属棍棍面最长,臊子面最少,一碗饭只够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关中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
84、结婚宴席无酒菜,
85、骊山晚照红光显,太白积雪六月天。
86、关中地区的人们极爱吃辣子,油泼辣子是他们的一种特色吃法。他们会将辣子面、盐、胡椒之类的东西放入罐中,再将八九成热的油倒入辣子面中不停的搅拌,等油没过辣子面的时候油泼辣子就制成了。
87、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88、第一怪:面条宽得像裤带。擀厚、切宽,把醋调酸,吃一碗,耐一天。陕西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扯面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饱嗝一打,顿时浑上下都是力气,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89、咸阳古渡是咸阳从古至今的渡口,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古代时候,这个地方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是长安通完西北。西南的咽喉之地。
90、面条像裤带
91、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92、这首歌谣,不知起源于何朝何代,亦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流传相当广泛,影响也极为深远。它用通俗易懂、合辙押韵、亦诙亦谐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陕西特别是关中广大地区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奇异画面,其中既有自豪的讴歌和由衷的赞叹,也有辛辣的嘲讽与难解的疑团……。
93、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在过去喜欢蹲在板凳上而不是坐在板凳上,这样的习惯在全国可以说时只此一家,这样的习俗在关中地区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
94、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95、过去的寒冷年代,太白山山顶的积雪终年不化,就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那里也依然白雪皑皑,景色十分的壮观美丽。
96、华岳仙掌是华山东峰奇景之一,非常值得一观的奇景,在华山车站附近看,宛如一张巨大手掌一般。八景之首的仙掌,是一个形象逼真,十分壮观的自然风景。看过这处美景之后,会深刻的感到大自然的神奇。
97、大马路上把佛拜,
98、古丝道上地名怪,
99、那里本来是汉唐时期一座极美的园林,每逢新科及第的时候,总会在曲江赐宴。曲江流饮因为一个文娱活动而文明,曾是读书人最喜欢的地方。
100、雁塔晨钟在城南,咸阳古渡几千年;
101、一个老婆多人爱,
102、一、房子一边盖这是关中人用仅有的木料创造出自己地方特色的房子。当地称为单背房、厦房和厢房。有顺口溜道: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
103、姑娘多把口罩戴,
104、/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105、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106、和尚独臂露在外,
107、夏日要把皮袄带,
108、胶鞋套在皮靴外,
109、关中八大怪顺口溜
110、一、华岳仙掌
111、陕西八大景也叫关中八景
112、秦腔不唱吼起来
113、陕西八大怪是: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八种只有在陕西关中地区才能见到的风土人情,比如当地的姑娘不喜外嫁、喜欢将手帕戴在头上等。
114、八大怪是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关中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