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法:作宾语;比喻失败的教训。
2、扩展资料:
3、例句: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宋与金的历史,对崇祯来说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的君主。”
4、基本释义:复:倾复;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5、前车之鉴
6、【出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7、前车之鉴的近义词:
8、“前车之鉴重蹈覆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从前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别人的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句成语常用于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犯错。
9、白话译文:遭殃遭殃真遭殃。歪门邪道是志向,圣人智士不任用,却和蠢人去商量。前边车子已倾覆,后车尚未知改向,何时觉悟不乱闯。
10、【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11、基本释义:殷:指商朝后期;鉴:审查。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12、原句出自于战国荀子的《荀子·成相篇》:“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13、该成语源于《离骚》一文:“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斯须之间,斯须之间,其或南死北存,随所逢而安之。”可见,这句话意味着前辈某方面的失败,能够让后来者重视,并且获得启示,不仅避免了同样的失败,更能够继承前人的优秀品质。
14、意思是前面翻车的教训,作为以后的借鉴。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15、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后来的借鉴。这是由前车之鉴和后事之师两个成语组合起来的。
16、意思是从前人的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它表达了通过借鉴历史教训来避免重复犯错的智慧。"前车之鉴"指的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失败或错误的案例,相当于前面车辆给后面车辆的警示;"重蹈覆辙"表示重复之前的错误,再次走上同样的失败道路。这个成语常用于警示人们在决策和行动时要谨慎,避免重复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以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17、意思就是前面吃了亏却还要重新吃一样的亏。
18、“前车之鉴重蹈覆辙”是一个成语,意为“从前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使用该成语时,通常指某人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重蹈前人的覆辙,而应该引以为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19、近反义词近义词:重蹈前辙、蹈其覆辙。反义词: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20、覆车之鉴【fùchēzhījiàn】
21、前车之鉴: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亦省作“前鉴”、“前车”。
22、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洛阳人贾谊从小就有天才儿童的美誉,汉文帝听说他很有才学,请他进京担任博士,问他治理国家的看法。贾谊主张要以秦朝灭亡作为镜子,时刻提醒自己要施行仁政,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生产才能使国家强大。
23、成语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为贬义词。
2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成功和避免同样的错误。只有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追求更加卓越的成就。
25、殷鉴不远【yīnjiànbùyuǎn】
26、成语故事东汉时,桓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互相勾结,垄断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纠集太学生郭泰等人竭力铲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们在桓帝面前诬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听信谗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关进大牢,人数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锢之祸”。当时,窦武的女儿是皇后,窦武受封为侯爵,他为人正直,从不仗势欺人。看到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愤慨,上书对桓帝说:“如果再让宦官这样胡作非为下去,陛下将会像秦朝二世一样,因为给宠臣太多的权力,一定会导致其造反作乱,最终失去江山,陛下应该吸取教训,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桓帝经过窦武提醒,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结束了“锢之祸”。
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意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28、意思是指前任的惨痛经验教训,别重新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