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玄宝
2、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6、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3、不畏风雪砥砺前行诗句,例如:“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14、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5、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的人,不仅有超脱俗世的才华,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16、出自荀子的《劝学》,因此不从第一步走起,无法行至千里;不积累细小的流水,难以汇成江海。骏马腾起一跃,不是十步就能做到的;劣马若想走千里之遥,贵在坚持不舍弃。雕刻它而后又放弃,朽木难以成材;雕刻它而不舍弃,黄金矿石也能被雕刻成艺术品。
17、【作者】左丘明【朝代】:东周时期译文:驾驶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开辟山林道路。用来形容创业时期的艰苦。
18、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1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20、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1、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2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4、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25、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
26、夜半三更到五更鸡打鸣的这段时间,正是男儿读书的最佳时机。年少时不知道早早地勤奋学习,到年老时才后悔读书已迟。
27、出自:路
28、努力,终会有所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
29、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名行。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徐锡麟《出塞》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3、“栉风沐雨砥砺行”对应的诗句为: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6、出自屈原的《离骚》,道路遥远漫长,我将不遗余力地追求探索。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8、作者简介:玄宝[唐代]诗僧。生平、世次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出《唐僧弘秀集》卷一〇。
39、故人读书学习时不遗余力,青少年时期下的功夫到年老时才有所成。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浅薄,想要深入地理解还需亲自实践。
40、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4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2、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千淘万漉虽然辛苦,但是风吹尽狂沙后终究会看见金子。
43、“筚路蓝缕启山林”对应的诗句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44、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4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6、【作者】庄周【朝代】先秦时期译文:大雨洗发,疾风梳头:比喻人长时间在外面不顾风雨辛苦奔波。砥砺行:砥砺喻指磨刀石,也形容磨炼锻炼;砥砺行指经历磨炼不断前进。
4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8、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4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0、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年少的时光短暂,极易老去,因此一寸的光阴都不可轻视。
5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