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诉建议

终究会有会出人头地的诗句-摘抄45句

时间:2024-09-06 16:27

1、一日不读一日空,一日勤学一日精。

2、虚心的人学十当一,自满的人学一当十。

3、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精不了。

4、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5、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唐)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译文: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渡光阴。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

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书是田园笔是牛,功夫下到自有收。

8、清·佚名《小五义》二三:“天下各省,隐匿英雄壮士过多。古云:‘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

10、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壮心瓦解空缧囚。

11、待有余而后助人,终无助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终无读书之时。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3、勤学好问,天天长进。

14、家有黄金万石粮,不如送子上学堂。

15、译文:又说“贫寒入家常常出显贵人物,公卿等高官往往出身于平民家庭。”何况大哥本来就是名门贵族,(出人头地)是肯定的了。

16、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唐)杜甫《古柏行》译文:气节高尚的志士仁人啊,也不必为此怨恨嗟叹,自古以来的伟大人材,总是难得被世俗所用!

17、刀老石上磨,人笨世上学。

1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19、门前车马非为贵,家有书生不算贫。

20、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候。

21、寒门出贵子,贫富没有根。

22、要知天下事,熟读五车书。

23、农家狗娃不知愁,千书万卷读不休。如今悉得文章意,悔如嫦娥倚月楼。

24、满招损,谦受益,自大一点臭。

25、清-吴浚《飞龙全传》一:“又道:‘寒门产贵子,白户出公卿。’况大哥名门贵族,那里定得。”

2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不道寒门生将相。

27、译文:早上你还是一个乡村野夫,(因为读书,因为机缘)到晚上就能进入朝廷入将拜相吃皇粮了,这可不就是贫寒入家出了公卿将相了。

28、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寒门难出贵子,寒门也可出贵子。君子论迹更论心。

29、这是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隐将穷困潦倒的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前两句是很一般的应景而已,后两句则透漏出他的野心和抱负。他想象自己一朝高中,要当官出头,而百姓们则像众星捧月般,感恩仰看他。应当说,此时的贾雨村,还有点正常的抱负,起码还把为百姓伸张正义作为目标之一。

30、贾雨村与甄士隐于十五月圆之夜,饮酒时脱口而出的诗句。言他若有出头之日,必当令人仰望。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表意。

3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2、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唐)李贺《开愁歌》解析:李贺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初试告捷,满以为从此便可扶摇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为由,阻挠他参加进士考试。“一心愁谢如枯兰”正是这种抑郁悲愤心境的写照。“枯兰”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忧伤绝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兰花素雅,象征诗人高洁的胸怀;兰花枯谢,则是他那颗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动外现。

33、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是个引路人。

34、贾雨村在甄士隐的大力资助下,连向恩人告辞的基本礼节都不顾,隔天就忙着进京赴考去了。他果然有才干,但是他当了官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只顾讨好官僚贵族,胡乱判断了甄英莲被拐卖案。他就是这样报答他的恩人甄士隐的,当初那点良心抱负早就丢弃在一边。贾雨村后来还干了许多不法的事情,比如为了帮贾赦弄人家的古扇,以官家名义人家,以至于害死人命,可见其人的无耻嘴脸。

35、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36、贾雨村幻想自己一旦高中金榜题名,便会出人头地,好比一轮明月高挂,被百姓们仰望尊崇。  天上一轮才捧出:一轮明月刚升起;这里有暗喻“明镜高悬”的意思。  人间万姓仰头看:对比出他对待百姓是俯视的态度。

37、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38、元-王实甫《破窑记》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不道寒门生将相。”

39、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40、到处留心皆学问,各行都能出状元。

41、一天不写手生,一天不读口生。

4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3、勤奋长才干,实践出真知。

44、宣市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解析:首句特标“求”、“访”,热颂文帝求贤若渴.次句顺应上句,赞扬贾生才华横溢.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第三句承、转交错,把文帝当时那种凝神倾听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虚心垂询,“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这首诗表面上在讽刺文帝,其实是借古讽今,表面上同情贾生,其实是感叹自己无用武之地。这首诗起承转合,每句诗都在为后面一句铺垫蓄势,欲抑先扬,犀利辛辣,沉重有力。

4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战国)屈原《楚辞·九章·涉江》译文: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