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展资料
2、朱自清《荷塘月色》
3、微风吹来,布谷鸟的叫声总是发出,它告诉我们:“春天回来了。”
4、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5、我们的船从山脚游过山角的岩石,已被水日月的冲洗,形成了深深的凹痕,那陡峭的岩石有如鬼斧神工所赐。
6、太阳慢慢升起来了,我走上了甲板风,还有一点微冷,远处的山清晰可见,一座山,如马如猴如骆驼,如笔如柱如姑娘。
7、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秋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红艳艳的枫叶,它们紧簇在枝头,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而近看则千姿百态:有的枫叶形态弯曲,犹如一条摇头摆尾的红金鱼;有的一大一小,就像慈爱的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有的紧凑在一起,组成了一朵艳丽多姿的花儿……
9、写作方法可以有语言技巧(如修辞,句式,意蕴,用词,作者风格)
10、清澈见底的湖水倒映着山色,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游船荡漾,田田的荷叶向你招手,一切都如同画中。
11、仰首望上去,湛蓝的天空下,阳光灿烂地做着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悬崖峭壁奇石怪垒的身架,更是把人们所有的崇敬和赞叹都写在了高处。
12、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13、街道上的柳树看起来好像病了,叶子挂在灰尘上,卷曲在树枝上,树枝根本不动。路上有白灯,小摊贩不敢大喊大叫,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似乎已经干了。
1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5、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构思方法等四大类。
16、炎炎的太阳,高悬在世界的当空。红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地面着火了,反射出油一般在沸煎的火焰来。蒸腾,窒塞,酷烈,奇闷,简直要使人们底细胞与纤维,由颤抖而炸裂了。
17、初夏时节,各种野花盛开,红色,紫色,粉红色和黄色,犹如绣在大型绿色地毯上的亮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吮吸雄蕊,勤奋地飞来飞去。
18、冬色爷爷散去了地球的严寒,春姑娘以轻快的脚步来到了世界。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19、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20、竹根通常粗而细,长度相同,与同年生的姐妹一样,细长,笔直而美丽。
21、其间上天如神来之笔,描绘出一副副天然之作,特别是九马画山,九匹马栩栩如生,有的人还没辨清,船已驶过了,只好看迎面而来的山山水水。
22、老舍《济南的冬天》
23、斑驳的树影清晰地投射在路径上,仿佛是一幅带有适当阴影的剪纸绘画。
24、我看更像一道道威然的墨绿屏障。
25、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