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诉建议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夏季什么特色-推荐27句

时间:2024-08-03 17:11

1、诗描写五月仲夏临平山下水边风光,是“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句推出一个近景:一片水边的蒲草,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表现自己轻柔的舞姿。次句,突出描写一只或数只蜻蜓,因风吹蒲动,想要站在蒲草上,总是身不由己,站不住。

2、全诗如下:

3、《饮湖上初晴后雨》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6、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7、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8、雨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作品

9、诗人抓住(夏季时雨时晴)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10、其中描写西湖晴天的诗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11、第四句,于风蒲背后展开自近到远的风景:在山下道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荷花开满了水面,鲜明地表现出夏日江南水乡清丽动人的景色。

12、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13、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14、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再巧用比喻,刻画出了西湖的丰采神韵,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15、扩展资料:

16、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17、蜻蜓与风蒲仿佛在互相争戏,颇有风趣。第三句,承上启下,宛转变化,补叙出前两句所写风景的时间、地点、位置,也为结句的写景作了交代和铺垫。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

20、至此,一幅大小映衬、远近有致、动静相生、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画,便清晰而富有层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诗歌无一句一字抒情,却在所写景物中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闲适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1、创作背景

22、简单的说,下雨的时候很好,睛天的时候西湖也很好,和西子一样,花妆了很漂亮,素颜也很漂亮

23、,描写西湖雨天的是:山色空蒙雨亦奇.

2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供参考。

26、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7、写的是西湖晴天时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和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