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诉建议

描写“朗诵好”的词语有哪些-推荐46句

时间:2024-08-08 17:02

1、形容朗读得好的词语:抑扬顿挫。抑扬顿挫的意思: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2、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3、(3)造句:读文章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才能把文章读得更生动!

4、结构主谓

5、(1)拼音:huìshēnghuìsè

6、抑扬顿挫

7、(3)造句: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8、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9、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曹植)诗;委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10、成语:书声琅琅拼音:shūshēnglánglá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1、(2)释义: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形容悦耳的声音。

12、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清脆响亮。如:晨读时,教室里书声琅琅。

13、(1)拼音:yìyángdùncuò

14、(2)释义: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

15、声情并茂:

16、铿锵有力:

17、(1)拼音:kēngqiāngyǒulì

18、口吐珠玑: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19、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20、出处:宋·李昭玘《上眉扬先生》:“每相过者,论先生德义,诵先生文章,堂上琅琅,终日不绝。”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21、朗读的成语可以用流畅、清晰、有节奏感、富有感情等词语来形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音量、停顿等,让听众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入神。

22、(2)释义:指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23、朗读训练,确实需要用到一些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词语。例如,当我们描述自然景色时,可以用“苍翠欲滴”、“鸟语花香”等词语来展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用“波澜壮阔”、“英勇无畏”等词语来呈现历史的宏大与英勇。这些词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还能让听众更加投入地聆听我们的朗读。

24、慷慨激昂: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25、教室里不时传出同学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26、shēng

27、形容朗读读得好的成语:声情并茂、生动传神、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感人肺腑、铿锵有力,婉转悠扬。

28、声情并茂

29、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30、(1)拼音:shēngqíngbìngmào

31、bìng

32、声情并茂。形容朗读、演唱等声音浑圆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如:他声情并茂地读着《活着》。

33、褒贬色彩褒义

34、绘声绘色:

35、恰到好处:恰:恰好。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36、yìyángdùncuò

37、小蒙朗读课文时的声音抑扬顿挫,十分有韵味。

38、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

39、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

40、教室里传来了娓娓动听的朗读声。

41、每天早晨,校园里都能听到阵阵朗读的声音。

42、李老师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43、(3)造句:爸爸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的风土人情。

44、抑扬顿挫:

45、qíng

46、我们用娓娓动听的声音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