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描写春天的诗句可太多啦,比如: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6、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8、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许多诗人都曾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的景色。以下是一些描写春天的经典诗句: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0、致力原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2、诗人将第三句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写柳咏柳巧妙自然地过渡到春风。裁出这些细巧柳叶的春风,自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草树木。所以春风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此句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春风得意”原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现在一般形容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情态。“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观赏长安的似锦繁花,实际上是说他高中之后的心花怒放。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代孟浩然《春晓》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24、春天的古诗读过一些,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5、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8、春江水暖鸭先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风又绿江南岸,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雨贵如油,
29、唐诗在描绘春天的景象时,表现得清晰自然,读来轻松爽口。毫不夸张地说,春天的气息在唐朝已经让诗人写尽了。
30、个人觉得贺知章的《咏柳》写春天特别高明,不直接写春天,但是给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描写春天的。
3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杜甫《绝句》
32、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如果不看最后一句,我们就真的以为诗人是歌咏赞美柳树的。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只有最后一句写春风,我们才知道这是描写春天的景物。
33、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树的枝条,描绘了下垂漂拂的柳枝就像无数条绿色丝带,突出它的柔和美。
34、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棵柳树,意为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二字贴切地写出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3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白灏妆上翠楼。
3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代王维《相思》
37、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意思是: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3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觉得真是美妙可以把春天写得这么充满生机。再比如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真是无处不在
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0、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树的细叶,写出了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41、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呢,比如:
4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3、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句可能还有很多。
44、以下是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4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6、《咏柳》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内容为:
4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9、所以该首诗最后一句才是画龙点睛之句,一是点明了时节为春季二月,二是通过比喻手法写出春风“裁剪细叶”的活力。同时第三句的“细叶”也表明是初春,柳叶细嫩不似夏季时节柳叶硬朗深绿。
50、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1、我认为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