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乐与千里马原文的意思是: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2、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告诉我们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当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恰当地使用人才,还要用伯乐爱护千里马那种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
3、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4、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5、同时也说明要珍惜机会和遇到的人,不要错过前进的机会。
6、国家需要人才,更需要人尽其才啊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这可以延伸到人才培养的问题,即使有天赋和能力,也需要机会和良好的环境来实现发展。
9、在当今社会,国家需要“千里马”而更需要“伯乐”。需要“千里马”那样的人才,需要“伯乐”那样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10、“千里马”是指在某方面或领域具有潜力、才能的人,而“伯乐”是能够发现“千里马”并且能够发掘其潜力,让他施展才能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你是“千里马”,那么你就一定会遇到发掘你潜力,能让你施展才能、抱负的人。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2、在古代文学韩愈的《马说》中:饲马者不识千里马,把千里马和普通放在一起,以至于千里马虽有千里之能,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又怎能要求它能行千里呢?那个饲马者饲养马,用鞭子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去鞭打它,喂养它又不足以让它发挥才能,马儿鸣叫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饲马者还手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前说到:“天下没有千里马。”天下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千里马。
13、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是说: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有了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知道和会相马的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中,不以千里马而称之。
14、我觉得就是世界上需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才能的人(千里马)需要有人(伯乐)发现赏识他才能展现自己
1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6、是金子就会发光,但是事实是什么呢?绝大多数情况下领导知道了你是千里马,但是你还是上不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人才,其他人相对你就是庸才,而你作为人才不见得是个好的领导者,但是你觉对是个做事的人,所以,你还是只能做事,因为你当了领导,领导就没有没有做事的人了。
17、形容千里马虽有才华和潜力,但没有机会被伯乐发现和使用。
18、千里马常有,而后有千里马。
19、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20、其实所谓的千里马和伯乐的问题就是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如果人才没有被千里马发现,那么就会被埋没,慢慢的就没有了拼劲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路,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伯乐就是那个在你成功的路上愿意帮助你的人!
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2、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与技能,都有自己的特长。不管在哪儿,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积极的展现自己,抓住每一个机会去表现自己,勇敢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当今社会中就是需要这种大胆,勇敢,有才华,有干劲的人。那只等待别人发现的”千里马儿”,学会自己去争取,去创造吧,去实现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富强自己的国家吧。
23、可惜千里马,无人识。
24、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那么你应该去学做”伯乐”那样的人。如果你是一位即将就业的有才干的青年,那么你就应该学做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充分的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
25、伯乐是指识才,能发现才的人。饲马者是指不识才的人,而千里马是指有才干而怀才不遇的人。
2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希望能够得到伯乐的赏识,如果你是伯乐,也希望你尽心尽力的寻找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就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