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论语
1、后一句是,比如说,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刘开《问说》译文:只喜欢学习却不经常提出问题,这并非真正地喜欢学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出自《论语》,意为天资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
5、关于学与问的名言俗语如下:
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译文: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过是好学而又不耻下问而已。
7、下问: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这两句大意是:学知识不仅需要敏捷,还要好学不倦,牢固掌握,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人虚心求教,不要以求教于不如自己的人为耻辱。
8、敏而好学,聪则目明
9、比如说,敏而好学,大而化之
10、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刘开《问说》译文:真理不止掌握早少数人手中,只要下功夫学,人人都可以成为学者。学习的过程又怎么能缺少请教呢?
11、敏而好学,学思践悟
12、敏而好学,顿悟开鞘
13、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14、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译文:读书要喜欢问,如果问一次没达到目的,那么还可以接着问。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论语•公冶长》。
16、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问说》译文: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18、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不耻下问。
19、出自《论语》,作者孔子,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0、释义: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1、敏而好学,少则多干比如说,
22、出自于《论语》,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3、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是以谓之文也。”可见孔子所谓“文”的标准有一个治学与学问的基点。离开了“好学”与“下问”,就偏离了“文”的基点。孔子的这一概括是精辟的。从治学角度来看,不管是敏而好学,还是不耻下问,都是治学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成为后世封建文人士大夫长期遵循的准则之一。
2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译文:人不学习便不能做成事,人不多问就不知道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