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诉建议

谁知道关于描写地理景色方面的诗句-摘抄45句

时间:2024-08-24 16:37

1、《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6、这样危险的地方,你这位远道之人为什么还非要来这里不可呀?更不消说那峥嵘而崔嵬的剑阁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  的梅雨天气.

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唐代李白1、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0、明霞澄天地,潮音悦昆仑。

11、崂山寻仙人,幽境隐全真。

1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3、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4、创作背景及鉴赏:

15、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

19、“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20、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21、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2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23、“坐地日行八,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2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5、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

2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2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8、《子夜秋歌》【唐】李白

29、《秋夜曲》【唐】王维

30、《游青岛崂山》

3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1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  变化.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江淮地区.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是庐山.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庐山瀑布.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  苏省的苏州市内.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  18、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  19、“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是陕西黄河大拐弯  处地理景色的写照.  20、“绿树林边合,青山廓外斜”道出了森林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21、“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道出了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的作用.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  的白日依山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黄河入海流是指黄河注入渤海.  23、《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江  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首词所描写的河段位于长江中游  的长沙市,词中所指的高峡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写的是长江三峡两岸的风光.  25、“巍巍苍苍,冰峰百尺,悬河千丈,山川相间.”描写的是青藏高原.

32、一、《望天门山》作者:

3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34、“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

35、翻译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36、扩展资料:

37、岭翠逾白鹤,峰奇生紫云。

38、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9、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40、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2、《蜀道难》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41、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2、唐代李白1、原文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44、二、《蜀道难》作者:

4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