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诉建议

笑容治愈心情诗句

时间:2024-08-20 16:26

1、微笑向郎无限意,不知马上已经赊。

2、原文: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笑语盈盈暗香去——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微笑如花因为微笑是一种美好的表情,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愉悦,就像花朵一样令人陶醉。

5、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6、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7、淡妆浓抹,轻颦微笑,端的胜西施。

8、柳眼向人微笑,傍阑干堪折。——李之仪《好事近》

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清明》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11、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1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14、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15、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白居易·《览镜喜老》

16、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7、”这首诗用笔情简意深,巧妙地将微笑与美景相结合,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18、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小颦微笑尽妖娆,浅注轻匀长淡净。——晏几道·《玉楼春》

19、《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

20、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21、译文: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22、《题都城南庄》唐代诗人崔护

23、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砾以遗光。

24、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微笑知今是,因风谢钓舟。——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2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26、微笑遮纨扇。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

27、枕上芙蓉,如梦还惊觉。匀妆了。背人微笑。——蔡伸·《点绛唇十一首》

28、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秦观·《醉乡春》

2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近代·《卜算子·咏梅》

30、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31、《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宋代诗人苏轼

32、描写笑的诗句有:

3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34、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

3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36、舆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斗百花》

37、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38、以《笑》为题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过这样的诗句:“辞人去后西南道,残阳铺水照烟霞。

39、宋·曾丰《赋桃李花》盘根玉岭气形全,擢秀霜林雨露偏。

40、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周邦彦·《一剪梅》

41、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苏轼·《江城子》

42、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43、倾国笑容斜媚日,恼人香气上薰天。禅僧悟道疑为佛,渔父迷途似得仙。印可几人成白业,自身宁久垫尘缘。2.宋·石孝友《南歌子·凤髻斜分翠》凤髻斜分翠,鸳鞋小砑红。东君著意绮罗丛。最好一枝特地、怨春风。懊恨无情语,娇羞忍笑容。相看疑是梦魂中。怕逐飞云归去、断行踪。3.宋·方回《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4.宋·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去时万木含愁色,归日千峰展笑容。此意此心知有自,一炉香爇散天风。5.宋·刘克庄《记小圃花果二十首》借问缘何事,年年带笑容。春风无可笑,止有笑衰翁。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蜀山楚水,江北江南。步步稳密,念念相谙。前三三后三三,眨上眉毛早不堪。凛凛孤风藏不得,倒骑角虎出山来。大唐国里人无数,糓酒糓糟唤不回。唤得回,笑容未动,牙爪先开。

44、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45、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4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47、回眸一笑百媚生...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嫣然一笑...

48、译文:美人的微笑可以让星星转,让月亮和花感到娇羞。

49、出自两汉张衡的《思玄赋》

5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1、手把合欢彩索,殷勤微笑殢檀郎。——张耒·《春林》

52、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53、出自宋代周邦彦的《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

5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5、关于一抹微笑的诗句有:

56、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7、原文: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58、出自元代杨果的《小桃红·采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