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人熔化锤炼成“秾李夭桃”,作者将其用在这里,极为恰切。
2、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3、藓砌:满布苔藓的台阶。
4、芳:用作动词,飘散芳香,寸心:指花托上由心皮构成的雌蕊,俗称“花心”。
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6、此二句可用以描写兰花或其它清素淡雅的花卉,一说“供诗卷”、“入卧屏”指入诗入画,亦可。
7、把一切荣衔丢开,还他一个赤裸裸的本相,那么他只是一个人罢了;虽说他的心思寄托在比我们高出一层的事物上,可是好比一只在云宵里飞翔的老鹰,他有时也不免降落下来,栖息在枝头或地面上。
8、元末明初文人张羽《咏兰叶》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范师孔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9、宋·刘克庄《兰》。
10、唐代诗人孟郊《赠别崔纯亮》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11、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12、远馨(xīn欣):散布很远的香气。
13、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14、明·张羽《咏兰叶》。
15、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
16、明·张羽《咏兰》。
17、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18、遵:传递。
19、挹(yì译):取出来。
20、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
21、(于漪《我与〈千家诗〉》)
22、兰花名言宋·刘克庄《兰》。
23、元末明初文人张羽《咏兰》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24、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
25、这几句大意是:兰花生于树林深处,终日默默不语,怀抱幽独的操守,既然有微风可以将清香传向远处,那么靠近满布苔藓的石阶开放又何妨?即使有人因为喜爱而把它折来置于室中,它却决不肯依恋那插花用的金瓶。
26、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27、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28、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29、这两句大意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
30、”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
31、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32、关于兰花的名言元·谢宗可《并蒂兰》霜节:高尚的气节。
33、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34、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
35、微含:含苞待放。
36、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
37、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38、译文: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39、兰花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40、一朵紫罗兰花儿他闻起来,跟我闻起来还不是一样;他头上和我头上合顶着一方天;他也不过用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啊。
41、兰花受人赏爱,但它并不是为赏爱自己的人开花,野生的兰花出自深谷,即使“无人”也会“自芳”,所以人们常用“空谷幽兰”形容品质高洁的人。
42、)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例:“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43、乍秀:刚刚开花。
44、兰花生于“深林”,靠近“藓砌”,怀抱“幽贞”,不恋“金瓶”,品格实在可嘉!可用来咏兰花,也可用来赞美那种澹泊远志,不慕荣贵的人。
45、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
46、南宋诗人、词人刘克庄《兰》皇上就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罢了。
47、对比衬映的手法也运用得很成功。
48、兰花与芙蓉,满园同芳馨。美丽的兰花,坚强的性格,从不服输的人。
49、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50、《春庄》唐-王勃
51、此二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淡雅,据说兰花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为淡黄绿色,清香异常,因而诗人说兰花品格高洁,可在书房与诗卷为伴,可在内室伴君子入眠。
52、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
53、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54、(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同义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报秋叶落知秋落叶知秋春花秋月同“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例: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
55、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飘香四溢.
56、唐·李世民《芳兰》。
57、《诗经)有“桃之夭夭”“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的句子。
58、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芳兰》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59、元代诗人谢宗可《并蒂兰》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60、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
61、杨次公的这春兰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62、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63、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
64、《卜算子·兰》宋-曹组
65、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
66、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67、这几句大意是:兰花能够开出白花又可开出黄花,旁近无人它也独自散发着清香,花心原本不大,却容有许多芳香。
68、秋风萧瑟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秋色宜人:秋季的景色非常迷人。一叶知秋1)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69、《题杨次公春兰》北宋-苏轼
70、可用来咏兰花。
71、我从那盛开的兰花瓣中,看到了虽身在幽谷,依然芳香独立,不畏风霜雨雪,寓意教书育人的老师,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72、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
73、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74、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75、《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76、国香:指兰花。
77、南宋诗人、词人刘克庄《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78、这几句大意是:数朵兰花含苞待放,有一枝刚刚吐秀,其色淡淡如菊;可笑那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只懂寻常的妆束。
79、以“秾李夭桃”与“淡淡如菊”的兰花相比,突出了兰花的淡雅高洁,不同流俗的特点。
80、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81、抱幽贞:怀抱幽独的操守。
82、兰花的花心虽“不大”,却能容得“许多香”。
83、《咏兰》南北朝-萧詧
84、只解:只知,只懂。
85、清代词人陈维崧《蕙兰芳引》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鲜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86、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87、每当兰花盛开时,从花心中散发出清远的幽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88、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89、《题画兰》清-郑板桥
90、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
91、寥寥两句,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92、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93、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94、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95、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96、笑秾李夭桃,只解寻常妆束。
97、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98、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
99、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100、秾(nóng农)李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
101、清·陈维崧《蕙兰芳引》[溪店寺桥]。
102、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